NY∕T 2872-2015 耕地质量划分规范(农业)

ID

A19DF0318CC84C8184DB13FCA8C2DD60

文件大小(MB)

1.81

页数:

1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B 10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T 2872一2015,耕地质量划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division,2015-12-29 发布2016-04 -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目IJ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NY/T 2872-2015,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中罔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站、山两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华南农业大,学、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陕,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辛景树、任意、赵永志、薛彦东、李涛、王绪奎、张藕珠、徐明岗、李永涛、李金凤、,钱晓华、李昆、李伟、徐文华、李旭军、郑磊、胡良兵,I,耕地质量划分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耕地质量区域划分、指标确定、耕地质量划分流程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耕地质量划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件。凡是不注日期,3,GB 15618,H] j T 16,NYj T 1,NYj T,下,3. 1,耕地,用于,3. 2,3. 3,3. 4,耕地,由耕地,耕地地力,在当前管,土壤健康状况,耕地土壤中污染,3. 5,海拔高度altitude,地面某个地点由海平面起算的高度,3. 6,1也形部位parts of the terrain,具有特定形态特征和成肉的中小地貌单元,3. 7,田面坡度surface slope,农田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度数,3. 8,土壤养分状况soil nutrient status,NYjT 2872-20 15,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的能力,1,NY/ T 2872-2015,土壤养分的数量、形态、分解、转化规律以及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能,3. 9,士壤酸碱度soil acidity,土壤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以pH 表示,3. 10,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土壤中形成的和外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阶段的各种分解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包括高度,腐解的腐殖物质、解剖结构尚可辨认的有机残体和各种微生物体,3. 11,土壤障碍因素soil constraint factor,土体中妨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3. 12,土壤障碍层次soil constraint layer,在耕层以下出现的阻碍根系伸展或影响水分渗透的层次,3. 13,农田林网化率farmland shelter rate,农田四周的林带保护面积与农田总面积之比,3. 14,高效士层厚度effective soil layer thickness,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或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3. 15,耕地土壤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of cultivated land,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区域内耕地土壤生物物种、生物群落和功能的多样性及生态平衡状态,3. 16,耕层厚度arable layer thickness,经耕种熟化而形成的土壤表士层厚度,3. 17,耕层质地arable layer texture,耕层土壤颗粒的大小及其组合情况,3. 18,土壤盐渍化soil salinization,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散失后, 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士壤中,当士壤含,盐量过高时,形成的盐碱危害,3. 19,灌溉能力irrigation capability,预期灌溉用水量在多年灌溉中能够得到满足的程度,3. 20,排水能力drainage capability,为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及时排除农田地表积水,有效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能力,4 耕地质量划分流程,4. 1 耕地质量划分流程图,耕地质量划分流程见图1 0,4. 2 区域划分,是否存在,污染,NYjT 2872-2015,耕地质盐综合评估,图1 耕地质量划分流程,根据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结合不同区域耕地特点,将全国耕地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九大区域。各区涵盖的具体县,(市、区、旗〉名见附录A ,4. 3 耕地质量指标,各区域耕地质量指标由基础性指标和区域补充性指标组成,其中,基础性指标包括地形部位、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耕层质地、土壤养分状况、生物多样性、障碍因素、灌溉能力、排水能力、清洁程度10,个指标。区域补充性指标包括耕层厚度、田面坡度、农田林网化程度、盐渍化程度、酸碱度、海拔高度等,各区域耕地质量划分指标见附录Bo,4. 4 确定各指标权重,按照NYj T 1634 规定的层次分析法,建立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经,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并确定所有指标对于耕地质量(目标层)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值,4. 5 计算各指标隶属度,依据NYj T 1634 规定的方法和附录B. 对定性指标采用德尔菲法,直接给出相应的隶属度;对定量,NYjT 2872-2015,指标采用德尔菲法与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将各指标值代入隶属函数计算,即可得到各指标的隶属度,4. 6 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采用累加法按照式(1)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p = ~ (C; X F;) ………………. ….. ……

……